沈阳标准件常见的使用误区!
以粗代细
机器上的重要联接件,如传动轴、飞轴等,其螺栓多用细牙螺纹。当维修中缺件时,有人用粗牙螺栓替代。因为细牙螺栓内径较大,螺距和外角较小,具有强度高、自锁性能好等优点,接受冲击、振荡和交流载荷的能力强;用粗牙螺栓代用后,易松动或脱、拆断,形成机械事端。
孔隙不配
机器上接受横向载荷和剪切力效果的螺栓(如传动轴螺栓、飞轮螺栓),它们与螺栓孔的配合为过渡配合,安装应健壮可靠,又能接受侧向力。有人在安装中不注意查看,螺栓与螺栓孔之间呈现较大空隙时仍然安装,成果发作螺栓松动或堵截事端。
加厚螺母
一些人常过错地认为,加厚螺母可以添加螺纹的作业圈数,从而进步联接件的可靠性,其实螺母越厚,各圈螺纹间的载荷散布越不均匀,越容易导致联接件松动。
一母多垫
在安装中,有时会呈现安装后的螺栓过长现象,所以有人便在一个螺栓上装上许多绷簧垫圈,这样,在坚固过程中绷簧垫圈受力不均,有的会折断,使螺栓的预紧力下降;或产生偏疼载荷,降低了螺栓的联接可靠性。
垫圈过大
有时因为短少合适的垫圈,有人便用内径较大的垫圈替代。这样螺栓头部下面与垫圈触摸面积小,垫圈的承压力或锁止力下降,在振荡和冲击载荷效果下,螺栓易松动。
扭力不符
不少人认为螺栓应“宁紧不松”,所以便有意识地加大螺栓的拧紧力矩,成果导致螺栓滑扣,另一方面,对于需用扭力拧紧的重要螺栓,又有人图省事用活动扳手去拧,成果常因扭矩不足而松动,变成机械故障。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!